时间:2022-04-14 14:04:56来源:本站整理作者:xl点击:
很多家长自己是普通人,但却想孩子去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梦想,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育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那么,这是为什么?这种行为模式会给孩子产生什么影响?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有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例如有些家长小时候的梦想是考上清华,所以他们会努力教育孩子,就是希望孩子可以代替自己要完成梦想。当孩子无法为自己圆梦时,父母就会感觉极大的失望,自然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这类父母通常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孩子非常苛刻严格,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有利有弊,有很多孩子确实可以在这种教育下获得成功,但性格上会有所缺失。
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寄托很高的期望?特别是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普遍存在着父母对孩子的焦虑。
这是有原因的,从我们刚出生开始说起。
一个人生来就要吃喝拉撒,这时候全要有人照顾,离不开父母,如此脆弱的生命,是什么让孩子觉得自己安全、可以生存下来?
这时,人的心理提供了这种需要,那就是理想化:一种极端的完美状态。小孩子就是觉得自己最完美,这也符合孩子极端的表现,一点满足就很兴奋,一点挫折就翻脸,因为理想化的背面,就是一无是处,没有中间的状态。
处在父母完美保护下的孩子,觉得自己就是神,可以完全地控制父母。但是现实总是很骨感。随着成长,孩子逐渐发现自己有些事做不到,很受挫,怎么办?
孩子开始把神的形象寄托在父母身上,有神一样完美的父母保护自己。我做不到的,父母会像我身体的延申,替我做到,还有什么可怕的?!这样,一个人就在理想化自己和理想化对方之间摇摆,总要保证,自我感觉是好的。
回望童年就会发现,那些对孩子要求严格,期望甚高的家长,自己也有着相似的父母。小的时候,他们也被父母施加过很大的压力,不停被灌输“你必须拿第一,必须赢过别人”的思想。
在潜移默化中,他们接受并内化了父母的观念。有了孩子后,他们又把这种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也必须优秀,必须处处比别人强。
为什么童年时明明那么讨厌,长大后却会欣然接受父母的观念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接受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的观念,而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一种在童年时期建立,足以影响我们一生的关系模式。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小时候父母怎样对待我们,长大后,我们就会怎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
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本身并没有错,但当他们不断地向我们提出要求,我们达到要求时,父母笑脸相迎,给我们拥抱和奖励,达不到要求时,迎接我们的只有批评、数落和警告。
这样的行为模式传递给我们的心理暗示是:只有足够优秀,你才配得到父母的爱,才会被人喜欢。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19878号-4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