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0 16:46:1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xl点击:
近日,成都一小学开设男女专属课引发网友的质疑和谈论,课程设置中女孩打毛衣,织毛线,男孩造火箭等等,校长表示开设初衷在于让孩子认识到性别差异,那么,成都一小学开设男女专属课是怎么回事?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9月9日,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一场男生女生“舞台秀”上演。
从上学期开始,草小西区就在二年级试行年级课程“男生·女生”课,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现在“男生·女生”课又添新内容:校长付锦开设“快乐‘duo’毛线”课程,首招21名女弟子,教孩子们“打毛线”“织毛衣”,男生的“能工巧匠”课程,则由周学敏和胥良两位老师带着“做飞机”“造火箭”“装汽车”。
“近年来我们发现,男孩、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在同一条输出轨道上‘被塑造’,导致男孩缺少足够的空间来豪气勃发地成长,女孩则缺乏宁静温婉的榜样可依循,男孩、女孩存在一定的性别错位的现象。”说起性别课程的开设初衷,校长付锦表示。
网友评论:
凭什么女生只能学织毛衣什么的,男生喜欢织毛衣不行?女生喜欢造火箭不行?都9102年了,搞什么性别差异对待啊
什么破事,性别歧视吗?!开兴趣班凭什么限定性别!
孩子需要的是发掘自我认同自我而不是被划分被选择。
为什么男孩要足够的空间来豪气勃发地成长,女孩却一定要宁静温婉????
课程的设置不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吗,怎么会是性别?
为啥不能开俩班,孩子自由选择呢
只要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性别区分,其实对二年级的娃娃来说夺一下毛衣,就当耍耍课过了,顺便也体验下传统。
不应该是自由选择吗,强硬以性别来区分,是傻还是坏,悲哀。
用特色课程的形式,增强学生对性别的认识,没啥不好。
1. 单纯从概念上
学龄前期,也就是0-3岁时是儿童性别认识的关键期。大概两岁的宝宝就能从外表区分性别,知道男孩女孩的身体构造不同,父母也会开始有意识的用衣着玩具等区分孩子性别,比如男孩多穿蓝色系,玩具多选些手枪小汽车等;女孩则多喜欢粉色系,玩具多选择洋娃娃毛绒玩具等。
三岁的孩子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性别,即能区分男女,但是不太能了解男女真正的区别意义。四五岁的孩子就会了解性别是固定的,知道女孩像妈妈,男孩像爸爸。当然这些单纯从概念上认知的性别意识,都是爸爸妈妈言传身教告知的,比较浅显易懂,是所谓的生理性别。
2. 角色的不同
等到孩子的理解能力稍稍上来一些后,家长就会开始传输男女性别区分的角色不同,即社会性别不同。
社会性别就是长期的社会文化通过对男性、女性的期待而形成的相应态度、形象、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也就是所谓的男子气,女子气。
比如女孩要嫁人,以后会当妈妈,相夫教子,男孩长大会娶老婆,以后当爸爸,负责辛苦赚钱养家。
3. 行为上的认识
孩子入学后,行为上的性别认知就会更加明显。这时的孩子已经完全理解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能够区分男孩女孩生理结构不同,也能够分辨男孩女孩社会角色的不同。
以上就是有关成都一小学开设男女专属课是怎么回事,成都一小学开设男女专属课有必要吗的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373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