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1 11:57:29来源:本站整理作者:xl点击:
在逛一些社交平台或者网站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人发福瑞控,其实是指furry控,对一些毛茸茸动物形象或者拟人化动物形象非常喜欢的人,那么,福瑞控是什么意思什么梗?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即furry控,即对毛茸茸动物形象/动物拟人形象非常喜欢的人,他们的圈子叫“兽圈”。
人群和“绘圈”“二次元”部分重合。
furry爱好者指的是:喜欢拟人化动物的人
furry创作对象指的是:拟人化的动物角色
作为亚文化形象的furry是整个furry文化的基础。在了解furry文化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furry形象究竟是什么东西。若无特殊说明,本小节中的“furry”均指拟人化动物形象。
按照绝大多数兽控所能认同的定义,furry必须拥有以下两个特征:
(1)必须拥有足够的非人动物特点,即覆盖全身的非人类皮肤、明显的兽耳、反曲的腿,以及带有动物特征的手等等。
(2)必须要拟人化,即要表现出高等智慧、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服饰穿着、艺术文化等等“人”的特征。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有着“非人”与“拟人”的基准,一个典型的furry并不一定完全遵守上述提到的具体特征。比如有些furry角色并没有带着动物特征的爪子,而是长了完全人类一样的手;再比如有些furry角色并没有成年人一般的高等智慧,也并没有穿衣服或服饰。在进行具体判断时,只要形象满足了“非人”与“拟人”的大部分特征,哪怕有少数不符,也能被认为是furry。
古希腊时期的神话怪物:米诺陶诺斯,是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上的半人半牛怪,帕西法厄与波塞冬派来的牛生下了拥有人的身体和牛头的怪物。像这种遥远古代的神话中的人与动物拼和而成生物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古埃及神话当中的死神阿努比斯、智慧之神托特。
这一类的神灵源自于生产力较为低下时期的人们,对于自然和动物的崇拜。虽然这些神灵在现在也常常成为furry文化创作素材,但我并不认为他们是furry文化的起源。
现代furry文化的源头应该是在17世纪、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在大机器为人类社会提供强大的生产动力的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便开始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向自然进军和人类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些有识之士和环保主义者怀恋起田园诗歌的、人与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过去。基于这种理念,他们创造出了许多诗歌和绘画作品,其中便带有拟人化的创作,这些创作有的歌颂自然、有的则用动物故事来寓意。
与古埃及、古希腊时期不同的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对自然的向往是一种怀恋和喜爱,这种情感脱离了自然和动物崇拜,更加接近现代furry爱好者的情感。
而真正使拟人化动物角色在全球发展的时代则在20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娱乐消费大幅增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许多艺术创作可以快速地遍及全球。而在这个大发展的时代,华特·迪士尼先生可谓是一位对于拟人化动物创作具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迪士尼先生和他的团队一起创作了许多老少咸宜、家喻户晓的角色:米老鼠、唐老鸭、高飞……
这些角色都带有极其明显的拟人化,而且这一类的角色有着相比于普通人类角色更有利传播的特点:辨识度高,代入性强。
动物的外表使这些角色更具辨识度,让他们能够被孩子喜爱。
而在代入感和共情方面,比如说,如果你想设计一个罪大恶极角色,如果是人类,你可能要描写诸多的背景故事、前因后果,但如果是设计一只狼或狐狸,那则多多少少能让观众在看到第一眼便有一个印象和感觉。这使得能被孩子们长久地记住。
在这种诸多的好处下,动物形象经久不衰。其后,世界上的许多动画大国:美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都诞生了许多的拟人化动物。
这些在全球各地都四处可见的拟人化动物的形象,成为了现今furry爱好者最根本的、最直接的情感和爱好来源。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民用互联网的发展,不同的文化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表达内心的倾诉和喜爱,因此一个又一个爱好群体诞生,furry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在80年代左右组建起来。
中国大陆的furry爱好者群体则诞生的要晚得多,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料,所以就目前我的了解来看,中国大陆furry文化的初步构建实在21世纪00年代的最早的那几年。这些爱好者群体通过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互联网,在百度贴吧、QQ这样的交流社交软件上面认识。
在furry文化真正建立起来的这三四十年里,其内部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发生了一些的运动和号召,比较有影响力的便是燃烧之兽运动(为了让furry文化的色情程度减轻而发起)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373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