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04 08:51:0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xl点击:
前段时间,培养青少年的阳刚之气引发社会讨论,近日有人大代表建议注重性别差异教育,并提出了多项举措,那么,男人和女人应该有标准的样子吗?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今年1月,青少年“阳刚之气”培养等相关话题曾引发热议,3月3日,澎湃新闻从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处获悉,其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中注重性别差异化教育的建议》。
熊思东称,当前,不少男生表现出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与传统“男子气概”相悖的气质特征,引发社会、家庭担忧。
熊思东认为,在“五育并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他提出多项建议:
一是加强有区别的性别教育。开展有区别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在性别教育中加强美育工作,引导学生建立自然、健康、阳光的性别审美观念,摒弃浮夸、奢靡、扭曲的性别审美取向,培养高雅而有个性的审美品位。
二是注重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例如,在体育教育中,针对不同性别开设差异化课程,引导男生更多地参加足球、篮球、橄榄球、击剑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引导女生更多地参加艺术体操、跳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柔韧性的运动。
三是加强意志锤炼。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勇敢、坚毅、担当等美好品质。例如针对男生设置军事技能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针对女生设置安全防护课程、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等。
这个社会对性别有一些不正确的刻板印象,有一些错误的偏见,会对某个性别的人贴标签,给某个性别的人一些社会外加的期望。比如有一些传统老旧的思想认为:
男孩子就该是顶天立地的、就该是独当一面的、就该是要能自信自强独立的、就应该是勇敢无畏不能怯懦的的、就应该是阳刚的、就应该是高大威猛的、就应该是主动积极的.......
而女孩子就应该是温柔体贴的、就应该是善良柔和的、就应该是谦逊礼让的、就应该是不如男孩子能力强的、就应该是不如男孩子勇敢阳刚的、就应该是依附于男人和家庭的、就应该是内敛矜持的.....
还有,一些刻板的、被社会营销或者定义出来的性别印象,其实并不是男性女性天生就是如此,只是被教育出来的、被商业营销出来的。
父母、家庭、学校、社会,都会按这一套社会默认的“男人该有的特质”和“女人该有的特质”标准去教育男孩和女孩。
一旦有男孩子不符合这些社会公认的“作为男人的标准”,一旦有女孩子不符合这些的“作为女人的标准”,Ta们就会被视为是异类,要被父母家人批评教育,就会被同辈朋友排挤。
典型如“一个男生能怎么哭哭啼啼的!”、“一个女生怎么能那么野!”之类的话,大家应该经常能听到。
久而久之,男孩和女孩就被教育成了社会公认的“男人该有的样子”、“女人该有的样子”,男人和女人的性格,也就逐渐有了标准的画像。
这些刻板的标签、印象和社会期望,不但不会让我们更幸福、更快乐,还会成为一种精神枷锁,一种桎梏。
男女确实有别,因为天生的生理结构上、外貌上就是不一样的,必须承认并尊重、理解彼此差异的存在。
但也只是有生理结构上的差异,除此之外,只存在个体差异而无性别差异,其他都应该无太多差别。
实际上,人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人,而非男人或女人,男人和女人根本就没有标准的样子、标准的特质,也不“应该有”,每个人都可以追求不同的、自己想要的样子,都需要有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都需要被公平、公正地对待。
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资源的获得、生活方式的选择,并应该不依赖于或者受限于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
因此,不能给某个性别的人打上刻板标签,首先将人作为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而非男人或女人,男人也可以温柔心细、精心打扮、胆小怯懦,女人可以粗犷豁达、素颜朝天、刚毅坚强。
更不能用一个人的性别,去作为评价ta的工作能力、才华天赋、品行素质、发展空间、是善是恶、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职场竞争力高低的标准,也不要因为自我的性别而自我受限。
从小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性别观念与审美观念,学会正确的性健康知识,尊重异性和不做伤害异性的事情,更为妥当和迫切。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373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