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6 09:28:26来源:本站整理作者:xl点击:
在遭受家暴后,很多受害者选择了隐忍,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是为了孩子,但其实在家暴中长大的孩子,也是受害者,家暴后不离婚是为孩子好吗?孩子目睹家暴怎么驱散童年阴影?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人们习惯于谴责施暴者,共情受暴者,但在这个环节中,有一个群体往往被忽略——目睹家暴儿童。他们没有成为家暴的直接受害者,却在背后默默目睹了整个过程。
一项针对2万名儿童的研究显示,24.6%的儿童目睹过父母之间的身体暴力,41.4%的孩子目睹过精神暴力。基于妇联数据,按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中国约有9000万孩子生活在暴力家庭中。
无助的是,在这场与暴力的对抗中,孩子成为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方。他们一边被外界教育“两口子吵吵闹闹很正常,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一边得到父母这样的回应:“我们不离婚,都是为了你”。
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没有成为家庭的解药,反而成了他们手中的盾牌。每一句“为了你”,都变成了孩子负罪的枷锁。这种负罪感源于,孩子不仅无法保护受害者,还因为自己导致了暴力的不断发生。
当这些成长在暴力环境里的孩子慢慢长大,那些深埋在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并不会消失,而是也随着他们一起“长大”,甚至开始畸变成一颗暴力的种子。
无力和恐惧的阴影,也让目睹家暴长大的人活成了一个矛盾体。他们害怕暴力却又隐隐迷恋暴力,控制欲强烈却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抵触婚姻却又渴望长久的被爱。
在这拧巴的生活中,与暴力的记忆共处是一场长久的博弈。童年里,那扇从紧闭的房门背后传来的打骂声,常常在他们长大后,也依然是难以摆脱的梦魇。
有些人穷尽一生,去治愈自己目睹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到的童年阴影。保护家暴下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生活技能应该成为重要的干预领域。不同于直接受到家庭暴力的群体,多数目睹父母间的暴力行为的儿童难以意识到家庭暴力行为带来的“痛”。加强对健康的亲密关系的引导,学校和社会予以正确的人际关系沟通,不仅是对家暴行为说“不”,多方联合治理家暴,更要对家暴行为说“错”,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了解什么亲密关系才是正确的、健康的。
由于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很少会主动寻求外界救助。加大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愈疗的强度需要我们不断的关注和支持,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不断完善儿童保护制度,重视暴力行为对孩子的心理伤害,为家暴下的儿童保护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依据。
无论是对于直接受到伤害的家庭暴力受害者,还是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来说,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是阻止暴力。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19878号-4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