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2 18:03:11来源:本站整理作者:fy点击:
孩子小时候黏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约着年纪的增长,家长就需要适当的放手,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时时刻刻都黏着妈妈的孩子是永远无法长大的,家里孩子非常黏人怎么办?怎么教育?下面八宝网带来介绍。
事实上也是,孩子出生后,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处在妈妈的照料下必然会形成对妈妈的依赖。
所以说,孩子黏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是对熟悉的亲人逐渐产生依恋情绪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选择适合孩子独立玩耍的最佳时机。独立玩耍也要看孩子当时的心情和状态。一般孩子在午饭后,或者洗了一个舒服的温水澡后,心情会比较愉悦,容易进入自娱自乐的状态。相反,当孩子处于饥饿,困乏或生病的时候,则更需要大人的关怀,不愿意自己玩。此外,家长要避免在疲惫不堪或情绪差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玩,大人的异常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更不能强制性地命令孩子独立玩,孩子独立玩耍能力的强弱和本身的性格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孩子天生爱玩,通过游戏的方式,能让与孩子分离这件事变得轻松有趣起来。
针对孩子的分离焦虑,“躲”这一游戏就再合适不过了。
大人可以把自己的脸挡住,或是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到孩子发现自己不见了再出现,观察孩子的表情,然后告诉孩子:“你刚刚看不到我并不是我不在了、不要你了,我一会就会回来的。”
或者是在有事情需要外出而不能带上孩,可以和孩子说:“我们来进行一个长时间的躲游戏,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还没回来,你就让奶奶打电话给我。”
让孩子在游戏中,慢慢适应离开大人的时间,缓解分离焦虑的不良情绪。
因此,面对孩子这一份爆棚的依赖,我们要懂得珍惜,也一定要坚信:得到足够爱和关注的孩子,才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给予孩子需要的安全感
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年,正是身心发展和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慢慢接触新鲜的事物,一点点地认识世界、认知情感关系、形成自我意识、萌生自己的想法和自主行为。
在这段懵懂的时间内,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陪伴,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帮助他们培养一个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独立性会比“溺爱”家庭的孩子好很多!如何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呢?
三岁以下的孩子要尽量避免和父母长期分离,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感和安全感。不然,他会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他或是自己被爸爸妈妈抛弃了。
当您需要离开孩子时,一定要和他说再见,并且说明爸爸妈妈去哪里,需要多长时间回来,长期下来,孩子就会明白,爸爸妈妈会按照约定的时间回来看我,他们是爱我的。
此外,在孩子两岁之前要尽量避免长途旅行,因为“规律的秩序”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如果一定要带他外出一段时间,请带上他特别喜欢或特别熟悉的物品,它们会给予他安全感,缓解他焦躁不安的情绪。
孩子只有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了充分的情感满足,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他才会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在自己身边,从而顺利获得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将更多可能留给孩子去尝试
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只要是在能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就放手让他去做,不要事事代劳,哪怕一开始孩子做不好或做得时间太长,都没有关系!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个原则。爸爸妈妈要知道,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况且是孩子。
所以,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给予他足够的探索空间,不要对他的行为或结果指指点点,他需要的是您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
孩子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如果获得了爸妈的鼓励,他们会很有成就感,进而喜欢上独立做事儿的感觉并形成习惯。
遵守承诺,是缓解分离焦虑的最好方式
分离焦虑,指当您和孩子分开的时候,孩子表现出焦虑、不安,甚至又哭又闹的情况,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所以缓解分离焦虑的最好方式,就是向他承诺爸爸妈妈离开一会儿之后是会回来的。
如果孩子不能完全明白您的意思,您可以通过反复短暂的离开、回来,帮助孩子强化这个概念,并逐步增加离开的时间。
在您离开的过程中,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些玩具或安排他和其他照顾者一起游戏,帮助他从爸爸妈妈外出的事情中跳出来,专注于自己的游戏。
当然,Mymo要特别提醒一下,承诺了就一定要履行哦!您的失约,会让孩子对您产生不安全感,从而降低对您的信任感!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请大家继续关注。
网友跟帖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373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