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式教育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鸡娃式教育

时间:2021-01-20 16:49:2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fy点击:

继填鸭式喂养之后,又出现了鸡娃式教育,常用来形容家长给孩子打鸡血、催促孩子努力学习,而后把孩子当做攀比的对象的一种做法,在中国很多家庭可以见到,如何看待鸡娃式教育?下面带来介绍。

鸡娃式教育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鸡娃式教育

鸡娃式教育是怎样的?

家长把孩子变成“鸡娃”,归根结底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精英教育”思想在作祟,也从侧面折射出家长的升学焦虑和就业焦虑。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抱有希望可以理解,但是,以过高的期望裹挟孩子,真能让孩子变得优秀且拥有美好的未来吗?

德国学者曾开展过关于学前教育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中心,还是以学科学习为核心。他们将50个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园与50个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的幼儿园进行比较,并持续跟踪多年。结果发现,孩子提前学习的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持久,最多只能保持到小学四年级。从四年级开始,他们的成绩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特别是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劣势更甚。同时,在社交和情感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

将孩子变成“鸡娃”,其结果无非两个:一是成为父母期望中的“学神”“学霸”,顺利进入当地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二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最终一事无成。我们都期望看到第一种结果,尽量规避第二种结果,但现实是残酷的,真正能成为“学霸”的孩子少之又少,而平庸之人却数不胜数。改变“鸡娃”式的教育方式,需从转变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家长的育儿观念入手。

就学校教育而言,要树立“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育人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家长的“鸡娃”情节,是其对孩子的不合理期望所致,同时,中小学重视尖子生培养忽视中差生转化的“精英教育”行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鸡娃式教育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鸡娃式教育

事实上,教师眼中的“尖子生”,将来也不一定如家长和老师所愿——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谈到过一种现象:“现在的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学校教育面要向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淡化家长“鸡娃”情结的现实需求。

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不能为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值,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其兴趣和特长,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家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家长试图通过“鸡娃”式的养育方式,让孩子成为一个“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的全能“超人”,必定会掩盖或扼杀孩子真正的特长,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平庸。

如何看待鸡娃式教育?

“鸡娃”是一种用来形容家长给孩子打鸡血、催促孩子努力学习的新说法,多用于焦虑的城市中产家长——他们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长征落实为从学前班到高中环环相扣的奋斗计划,然后滴水不漏地严格执行。

“内卷化”是指一个系统发展到一种形式的时候,内部个体的努力无法使系统转化为一种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化使个体互相竞争,这消耗了内部的资源,但是却无法为群体带来益处,只会使少数人受益。比如,孩子上学,一个孩子上辅导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辅导班,最后排名还是没变,只有辅导班受益。

鸡娃式教育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鸡娃式教育

中国家长对教育不计成本的投入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向上流动》一书中,有一个观点:成功群体的文化中都存在三股力量:优越感、不安全感和克制力。

这三个要素中,不安全感或许最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在一个向上流动通道不断收紧,向下坠落的可能性始终悬置头顶的社会里,家长鸡娃的基本动力,就是对孩子自身价值或未来社会地位的焦虑和不安。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十多年前,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压抑中国孩子批判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模式,需要倡导一种更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时至今日,在高考依然是一个客观事实、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一方面意识到素质教育与社会阶层之间的隐秘关系——素质教育正日益成为一场“精英阶层自我复制的游戏”——另一方面也对应试体制下严格制度纪律的价值产生新的认可。

其实,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决策力、毅力和勇气,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发现“活着的意义”。唯有这样,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才能打破人类学家项飙所说的“陀螺式的死循环”,从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愿望出发,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娱乐新闻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八宝网立场。

关于八宝网

Copyright 2015-2020 8bb.com 〖八宝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373号-1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